PG电子科技:生态治水的“港城密码”:回顾2024年水环境治理的辉煌成就
2025-04-07 21:39:53
【编者按】2024年,在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努力践行城市发展的新方针。连云港市始终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治污措施,推动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创造美丽连云港的辉煌成就。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连云港在水治理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们的故事即将在“连云港生态环境”双微平台的“回眸2024”专栏中继续延展,让我们一起共赴2025的征程!
在2024年,我们以注重实效、精准施策为目标,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根据监测PG电子平台结果,全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达到了有监测以来的历史最优,22个国考断面中优Ⅲ比达到了95.5%,同比提升了4.6个百分点,超出了省定目标。这一成绩显示了我们在水污染治理上的努力成果,也反映出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科研和实践上的巨大投入。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对东海县和赣榆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农田退水治理,面积达20.8万亩,推进农田水循环利用。此外,特别注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市政府的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标志着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政策也逐步落地。
水质监测预警是生态治理的重要一环。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水体的监测力度,每旬对烧香河、排淡河及周边重点水体进行加密监测。这些河流经过两年的水质监测,其国考断面连续保持在Ⅲ类水质,为未来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实现更高效的监测,我们新建了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全方位掌控水质变化。
每年监测超过3000个指标,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有助于水污染防治措施的科学决策,并推动更为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理行动。
2024年,我们全力推进各项排口的规范整治工作,优化入河排污口的审批流程,以专业、迅速的服务来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持。我们完成了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的入河排污口审批,并开展了烧香河流域的排口建设,成功设置了109个入河标志牌和视频监控设施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大力推进,使得我们在水体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我们还开展了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经过辛勤的努力,4699个排污口得以排查,其中4110个经过审查并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高达87.5%,为水质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金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2024年,我们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获得了6499万元的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用于石梁河水库的生态修复、青口河上游的整治等项目。此外,还争取省级环境敏感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补助资金1571万元,有力支持了多个生态项目的建设,使其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水环境治理不是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在这一年中,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住建局等多个部门彼此间建立起了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制度,共同推进流域的水质达标。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生态活水和水环境问题的整治方案,以期形成全市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实现水质的改善,更是要建立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利、农业、自建等PG电子平台多方联动的治水合作模式。此举将为连云港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24年,连云港无疑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各种创新治理措施的成功实施、数据监测与部门协作的新模式,不仅是连云港生态环境治理的胜利,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展望2025年,连云港依然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继续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