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PG造就电子传奇

2025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PG电子官方网站

最新动态

NEWS

2025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2025-04-22 23:01:56

  中商情报网讯:智慧环保是环保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和智能化。智慧环保并非简单的“数字环保”升级,而是通过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将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嵌入环境要素中,利用超级计算与云计算整合数据,实现环境管理决策的智慧化转型。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在政策扶持、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扩大及投融资多元化的共同推动下,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智慧环保是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的概念,它借助物联网技术,将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环保具有全面感知、高度整合、数字化与智能化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智慧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规划,为智慧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25年3月,《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智慧水务、管道清污、环境监测等领域研发一批环保机器人、智能化污染治理装备、远程运维装备,加快仿真模拟软件、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2024年9月,《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基础电信企业要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支持各地推进移动物联网在市政、环保、应急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大气、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持续提高。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到2024年,中国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形成覆盖大气、水、固废、土壤、环境监PG电子平台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36万亿元。

  “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进入快车道,环保设备市场规模正逐步扩大。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环保设备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2022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达到9600亿元,2023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近1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3万亿元。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智慧环保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将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约为895亿元,较上年增长10.4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环保市场规模将达到940亿元。

  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资金的投入持续增长,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对智慧环保领域的关注提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环保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环保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达77件,金额达130.04亿元。

  中国智慧环保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整合、分层竞争、技术驱动”特征,以光大环境、北控水务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依托资本优势和政策资源,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垄断超50%市场份额,形成马太效应;碧水源、盈峰环境等第二梯队深耕垂直领域技术壁垒(如膜材料、智能装备),和达科技等中小厂商则以差异化产品(管网监测、智能水表)切入区域长尾市场。

  环保行业可按照主营业务分为大气治理、监测、节能、水务运营、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其中,大气治理领域主要企业包括龙净环保、远达环保、菲达环保、清新环境、中创环保、雪浪环境、奥福环保、仕净科技、盛剑环境、青达环保等;监测领域主要企业包括聚光科技、雪迪龙、汉威科技、安车监测、禾信仪器、中建环能、津膜科技等;节能领域主要企业包括双良节能、中材节能、节能国赖、海新能科、易世达等;固废处理领域主要企业包括启迪环境、首创环保、中金环境、福龙马、兴蓉环境、瀚蓝环境、清新环境、先河环保、龙源技术等。

  光大环境集投资、建设、运营、制造、研发等优势于一身,是中国重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目前公司已构建“五点一线”全产业链技术路线,形成“环境、资源、能源”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主营业务包括垃圾发电及协同处理、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废及固废处置、环境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装备制造、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资源循环利用、无废城市建设、节能照明、分析检测、绿色技术研发、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环保产业园等。2024年,光大环境总营收约302.58亿港元,其中占整体收益64%的运营服务收入约194.3亿港元,同比增长1%,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3.77亿港元。

  北控水务集团是北控集团旗下专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旗舰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北控水务集产业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与资本运作为一体,水处理规模位居国内行业前列。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微降1.02%,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6.78亿元,同比下降11.50%。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全国500强企业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环保旗舰上市公司。首创环保深耕环保行业二十余载,在城市环境、市政公用、企业环保节能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效、智慧、绿色的“水、固、气、能”综合解决方案。首创环保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200.5亿元,同比下降6.01%,归母净利润达到35.28亿元,同比上升119.14%。

  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污水水处理业务收入66.06亿元,占比32.95%,固废处理业务收入40.41亿元,占比20.16%,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收入13.64亿元,占比6.80%,大气综合治理业务收入7.720亿元,占比3.85%。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服务产业的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固废处理、能源、供水、排水等,是中国环境企业十强(2023年排名第5位)、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固废处理十大影响力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生态生活全链接的完整生态环境服务产业链,具备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服务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等全方位服务能力。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8.86亿元,同比下降5.22%,归属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增长16.39%。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固废处理业务收入60.08亿元,占比50.55%。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公司主要通过研发与制造高科技的核心膜材料、膜元件、膜组器系统、吸附材料等,结合配套工艺技术、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业供水、高品质再生水与饮用水、民用净水、海水淡化、湿地保护与重建、城市及流域生态系统、高原盐湖提锂及盐湖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归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暴跌92.34%。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收入42.42亿元,占比49.62%。

  国家高度重视智慧环保,近期出台的《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等政策,明确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府通过加强监管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为智慧环保技术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政策要求建设环境监测网络和数据平台,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环境保护决策的科学性。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环保行业注入强劲动力。这些技术不仅提高环境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的效率,还推动环保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升级。例如,智能化的环保设备能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未来,5G、数字云、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拓展智慧环保的应用场景。

  智慧环保技术将从传统的城市环境管理、工业污染治理,向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延伸。例如,在农业领域,通过监测土壤墒情和灌溉水质,实现精准灌溉,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在林业领域,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实时掌握森林生态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环保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全国热线:0371-64016785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60号B座楼3层03-302号

Copyright © 2024 PG电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豫ICP备2021018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