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家公司上市失败员工不到200人年营收超5亿元!
2025-08-05 21:52:46
近日,四川IPO传来坏消息,一家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失败。四川也多了一家上市失败的公司。
该公司名为成都锐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锐思环保),成立于1999年2月,这是一家主要为电力公司提供定制化脱硫、脱硝系统的环保公司。
锐思环保核心产品为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和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其中,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采用尿素水解制氨工艺,将尿素溶液转化为脱硝所需氨水,从而替代高危液氨解决方案。该技术全球领先,市占率国内靠前。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利用锅炉除尘后烟气余热蒸发废水,无需预处理“三联箱”,吨水处理成本小于35元,污泥含水率小于40%。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72项专利,具备甲级设计资质支撑EPC总包能力。雄厚的技术支撑,使得公司的脱硫废水吨处理成本比行业平均低30%以上。
公司创始人为高燎,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在电力环保领域深耕40年。曾主导研发国家“863”子课题“烟气脱硝尿素水解制氨系统”。
由于公司主要服务的是电力公司,所以客户绝大多数是大型发电集团,例如:国家能源、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华润电力、三峡集团等。
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数为181人。获得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
2022年-2024年,锐思环保营收分别为2.84亿元、4.51亿元、5.0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64万元、5830万元、686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191万元、6062万元、7144万元。
公司在北交所的IPO申请于2023年9月获得受理。公司此次上市拟募资2.09亿元,其中,397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剩余的1.69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该申请迟迟不能过会,最终只能撤回IPO申请,宣告此次上市的失败。
这也不是公司第一次尝试上市,公司曾在2019年进行上市辅导备案,准备冲击主板,可能是业绩不达标,最终没了下文。
第一、应收账款偏高。2023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流动资产的42.38%,坏账准备为3480万元。而且公司对于3-4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只有30%,低于行业平均的46%。
第二、公司业绩的持续性问题存在疑问。由于相关政策问题,国家加大了新能源发电的投入,煤电装机占比逐年下降。2024年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了35.7%,而新能源装机达到了14.5亿千瓦,首次完成对于煤电装机的反超。公司主要服务的是煤电客户,这也使得公司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家族化特征明显,且存在低价定增现象。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九人为高燎的PG电子官方网站亲戚。公司还在2023年5月以7.5元/股的价格向亲属定增,但是公司在同年9月份提交的IPO申请中,发行价低价却是12.1元/股。如果能够上市成功,这些亲戚完全就是躺赚。
第四、信披质量存疑。公司财报多次出现追溯调整营收、净资产等核心数据的情况。以2020年为例,公司官网显示2.73亿元,但是招股说明书却显示1.84亿元,两个数据相差甚远。另外公司曾宣称不做生产,只做设计集成,但是公司2024年被爆生产了130套设备,且用电量激增30%。
1.某上市公司(现市值60亿)欲投资或收购半导体材料及电子材料领域公司,阶段不限,业绩不限。
2.某省级母基金欲投资半导体、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企业,公司拥有净利润3000万以上,估值10倍左右。
3.某军民融合基金(基金规模1500亿元)欲投资军工企业,不限阶段,不限业绩,仅投资军工相关企业。
4.成渝间某地级市政府产投基金(基金规模1000亿元)欲投资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新能源电池及汽摩配件企业、工程机械电动化及配件、化工新材料、商业航天航空、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不限阶段,不限业绩。
5.某上市公司并购传感器领域标的。方向:看机器人传感、多物理量传感、传感平台,工业物联网,其他物理量传感等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利润:500万以上。营收:稳定。并购:控股51%,原有团队继续运营。
不知道您是否认同下面这六句话的观点:创业最大的风险,就是选择的风险;创业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创业最大的陷阱,就是能力的陷阱;创业最大的机会,就是认知的机会;创业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的收获;创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悟道的成功。
如果认同的话,我强烈建议您加入胡华成读书会,因为读书会可以帮您在选择上、失误上、决策上、能力上、认知上、成长上、悟道上给予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