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逐绿!广西环保集团实现“双过半”“双增长”
2025-08-07 03:09:47
2025年以来,广西环保集团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坚持向新逐绿,全力抓项PG电子科技目、拓市场,抓改革、促创新,抓管理、提效益。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超49%、10%,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绿色发展释放增长新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广西环保集团聚焦生态治理与绿色转型需求,积极响应自治区“聚力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推动一批重点环保项目提速增效,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筑牢根基。
在生态治理领域,攻坚克难拓新局。玉林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252公顷治理区面积图斑施工,惠及7县(区)67乡镇,让昔日的“大地伤疤”变身绿色家园。上思县供排水、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县城供水系统技改消缺工程顺利开工,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试运营。武鸣项目香山河(含东门河支流)防洪截污管网工程淤泥处理厂建成,9个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造工程同步完工。水环境治理板块上半年累计处理污水超1000万吨,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绿色能源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广西环保集团成功中标全区首个绿证采购项目——梧州市2024年绿色电力证书采购项目,为广西绿电交易探索了新路径。4个风电项目完成政府核准,集团内部光伏项目全部实现并网,年均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持续为实现“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在供热领域,锅炉年度累计运行3728小时,产汽量达9万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0.8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PG电子科技氧化碳排放超2万吨。
在业务版图拓展上,发力全面开花。中标玉州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示范中心项目,推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中标乐业县环卫项目,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业务覆盖范围扩大至6市5城区2县域;中标贵港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及市政管网水质监测项目、德保县2025年农村饮水水质检测服务项目,环保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市场版图持续扩大。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广西环保集团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环保产业发展。紧跟自治区“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两项技术成果入选自治区级典型应用场景:“AI智慧安全用电平台”入选2025年工信厅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垂直领域模型”典型应用场景名单,“超轻量AI模型赋能的全场景实时多模态电力监控中枢”项目入选发改委广西首批“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展现了广西环保集团在“环保+AI”融合领域的领先实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创新注入动力。广西环保集团及所属单位新立项研发项目5项,正在实施自主立项科研项目17项,完成6项研发项目结题验收,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560万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著登记权51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攀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科创动力。
广西环保集团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8项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任务100%完成整改,重点工作通过优化督查机制,督办事项同比精简66.96%,管理流程更简洁、决策效率更高效。融资能力持续增强,精准对接绿色信贷政策。“两金”压降取得实效,为加快项目建设增添新动能。
聚焦“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核心目标,构建起“技能传承—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培养平台,全面推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开展“年轻干部人才库”周期考核,与广西大学联合培养1名博士后,建立涵盖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共计33名专家顾问库,为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力量。(钟远翔、陈丝雨、黄清萍)